东山风动石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东山县铜陵镇公园街234号 7:00-19:00

2019-01-10 11:47:00
听风看雨
原创
3308
摘要:风动石景区是东山岛的主景区,总面积15万平方米,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以声灵千载的铜陵关帝庙为中心,以奇甲天下的风动石为领衔,以铜山古城为盛载。佛寺仙宫并列,楼馆亭台媲连,妙石灵泉星布,胜景获步闽海南天。

风动石景区是东山岛的主景区,总面积15万平方米,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风动石景区

东山自古自然景观众多,人文胜景深厚,海洋文化丰盈。明代起即有“内八景、外八景、海天八景”之誉;至清代又有“铜山十八景”之说。历代将相名贤频至铜山视海观风,并留下许多诗文咏赞。造化钟灵秀,胜景遍铜陵。这些景观胜迹,绝大部份即在风动石景区内。尽管岁月沉浮,沧桑兴废,历经史上几番浩劫,一些胜迹已无存,但大多数景观经保护修葺,至今仍然异彩夺目,名驰遐迩。

风动石景区

以声灵千载的铜陵关帝庙为中心,以奇甲天下的风动石为领衔,以铜山古城为盛载。以文峰塔为外延,风动石景区包括宝智寺、城隍庙、文公祠、黄道周故居等人文胜迹,钓鳌台、石僧拜塔、虎崆滴玉等自然景观,还有博物馆、黄道周纪念馆、碑廊、木栈道等新建景致。可谓佛寺仙宫并列,楼馆亭台媲连,妙石灵泉星布,胜景获步闽海南天。

风动石

人们常说,到了闽南,不到东山,是一件憾事;而到了东山,不到风动石,则更是一大憾事。的确如此。

风动巨石耸立在陡崖上,高4.37米,宽4.47米,长4.46米,重约200吨,上尖底圆,状似仙桃,巍然“搁”在一块卧地凸起且向海倾斜的磐石上,两石的接触面仅为十余平方厘米。狂风吹来时,巨石轻轻摇晃不定,人若仰卧盘石上,跷起双足蹬推,巨石也摇晃起来,但又不会倒下。人们站在风动石下面,有一种惊险的感觉,叹为天下奇观,故名“风动石”,诗曰:“风吹一石万钧动”。东山风动石因其“奇、险、大” 的特点而被载入《中国地理之最》,誉为“天下第一奇石” (了解更多) 铜山风动石

铜山关帝庙

铜山关帝庙位于东山铜陵镇东边的岵嵝山下,在风动石景区内依山临海,气派巍然、金碧辉煌。北京故宫博物院专家评价道:“选址精妙、结构精巧、工艺精湛。”东山关帝庙与山西运城关帝庙、河南洛阳关帝庙、湖北当阳关帝庙并称中国四大关帝庙,是台湾众多关帝庙的香缘祖庙,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全国众多关帝庙中,只有东山关帝庙和山西运城关帝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了解更多) 铜山关帝庙

东山县博物馆

东山博物馆,1988年6月开馆,1995年3月建成三层楼新馆,建筑面积986平方米,占地1400多平方米,馆内设有“文物室”、“闽台史前文化关系陈列室”、“陈洪甄书画室”、“东山建县八十周年建设成就回顾展“等展室。展出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以及历代文物、图片、拓片等700多件。其中有东山人“化石”,万年前旧石器、各种动物(鹿、熊、象、犀牛、羊)化石,还有石器、铜器、陶瓷器、玉器、木雕、古今兵器、书画、民俗文物及一艘从台湾飘来的台湾高山族独木舟等。 (了解更多) 东山县博物馆

钓鳌台

钓鳌台位于东山县风动石右前侧黄道周纪念馆旁,为一巨大石岩坐山而起,状如船台。相传南宋末年,宋室少帝避元南逃筑“东京”于东山时,一真人坐法于此,忽然间山崩海啸,“东京”城沉陷入海,真人急念真经一脚蹬石升天而遁,故留下一处“仙脚印”。后人作“铜山十八景”诗,称其为“仙脚独步腾云汉”。其岩壁东面有民国二十四年湖南汉寿朱熙题镌:“海晏河清”;下有一口“龙泉”。

钓鳌台临海高峙,明时铜山三大书院(崇文书院、东璧书院、南溟书院)筑于周围,文人士子常登其上,望海骋怀,击石而歌,以期金榜题名,独占鳌头,遂有前人孙尧天镌“钓鳌台”于石。 (了解更多) 钓鳌台

石僧拜塔

石僧拜塔位于风动石左前侧丘岭之上,为一天然巨石,高约4米,其形酷似身披袈裟的僧人,跪地而揖,面向隔海的东门屿文峰塔,故名,亦称“礼僧石”。古人有诗赞曰:“怪石立山门,岿然道貌尊,折腰如合什,低首却忘言。发秃寒花补,衣缁积藓皴。九年面壁者,应是汝前身。” 有人传言,此一“怪石”原为千百年前的一位高贤志士,因不满朝政腐败,天下黑暗,罢官而归。他誓不与世浮沉,遂遁入空门,四处浪迹云游,最后涉海而入东山绝岛,悟得此生路已走尽,叹西天到底无门,唯有眼前无尘的“大浸”(即大海)是其归宿,于是朝东面海入定,魂逐长波而去,留下法相幻化为石,即此石僧。 (了解更多) 石僧拜塔

贵子石

贵子石岩画,俗名“石膣”,状如女性生殖器,周围有弯弯曲曲的小沟似阴毛。据推断为母系氏族社会时代遗物。相传未婚男子以小石子投击三次均中中心者,可得娇妻贵子。 专家指出,以上三处岩画和闽南地区的华安仙字潭及沿海各县已发现的蹄印岩画、月亮岩画、太阳岩画、星宿岩画、符号岩画等,均为新石器时代中晚期闽越族文化遗产,它们与台湾高雄万山等地发现的岩雕时代相近,具有相同的文化特质,说明台湾岩画根在大陆,两地史前文化一脉相承。 (了解更多)

黄道周纪念馆

黄道周纪念馆原为明代崇文书院旧址。1985年开始兴建黄道周纪念馆,1987年落成,建筑面积800平方米,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纪念馆设有黄道周史迹展。展馆陈列分五部。序部主要介绍黄道生平及其相关亲族世系表。第一部:少而学,日出之阳。展示少年时期黄道周的好学上进,才华横溢。第二部:尽言报国,节义千秋。介绍黄道周为官时坎坷动荡的仕途生涯及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第三部:一代宗师,万世景仰。介绍黄道周的才学、书法及其一生讲学授业的情况。第四部:吸取精华,发扬光大。以大量的历史资料展示历代对黄道周研究成果和评价,陈列现代著名书画家赠予的作品。 (了解更多)

宝智寺

宝智寺名列东山十大庙宇之紧依在铜陵关帝庙左边。宝智寺庙宇雄伟壮观,属抬梁式木构架建筑,悬山顶,寺庙屋顶全是黄色琉璃瓦和各种优美的瓷雕装饰,有龙、凤、飞禽走兽、花木草虫及人物等瓷雕艺术,十分美观。寺庙纵深长34.5米,宽11.7米,面积403.6平方米。布局有前殿、大雄宝殿、后殿(藏经阁)、院子。寺庙结构严谨、造型精美,色彩艳丽,具有闽南地方建筑艺术特色。 (了解更多)

铜山古城

铜山古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是福建沿海重要的军事防御要地之一。铜山古城沿海滨而建,蜿蜒绵长,气势雄伟,巍峨壮观。原城的周长571丈,高2.1丈,墙厚1丈,女嫱864堞,窝铺16个,城基用条石干砌叠垒而成,城墙用粘土夹以碎石夯筑。古城设有东、西、南、北四门,东门曰“晨曦”,西门曰“思美”,南门曰“答阳”,北门曰“拱极”。今保存完好的是东城的一段,长400多米。 (了解更多) 铜山古城

虎崆滴玉

“虎崆滴玉”位于铜山古城东门外,为海边一个天然的海蚀岩洞,状如张开的虎口,故名虎崆。洞深15米多,宽5米多,可容数十人。洞里峭壁中涌溢一眼清泉,涓涓流出,泉水滴落而琮琮作响,如落珠玉,因而得名“滴玉”。 (了解更多) 虎崆滴玉

碑廊

东山碑廊位于东山风动石、关帝庙与古城墙之间的一片坡地。碑墙每隔一段凿开或方或圆的门洞,两面墙脚均以青石板铺就平整光滑的廊道,可双面观赏古碑,又显空灵开朗。墙头仿悬山屋顶式样,饰以碧绿琉璃瓦,在太阳底下,流光溢彩。碑墙的延伸,或挺然独立,或依傍大石,或紧贴岩壁,在那片坡地上圈出一个近似方形的园子。碑廊的古碑,有告示、纪念、颂德、标志、民约、重要历史人物墓志、墓碑等,内容涉及明清时期东山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俗等诸多方面。它们富有历史、艺术价值和十分重要的证史、补史与借鉴的作用。 (了解更多) 碑廊

黄道周故居

黄道周故居(祖厝),是一座典型的闽南风格的平房建筑,面阔三间,进深一间,为砖瓦石木结构,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庭前耸立一块石碑,上面刻有“黄道周故里”字样,为县政府1985年设立。进了大门,是一个大天井,左侧有一口井,井水清冽。正面为一厅两室的平房,两侧各有一排厢房。数百年来,曾经多次修葺,处处显得朴素大方。 (了解更多) 黄道周故居

滨海木栈道

是风动石景区的临海栈道,供游人近距离感触海洋魅力,欣赏海蚀景观。整条木栈道或蜿蜒礁石上,或舒展沙滩边,或贯穿林海间,或凌空飞架山涧,或平坦跨越海面,漫行其上可谓移步换景,情致各异。沿途配设花架、廊亭、休闲吧、星级厕所、小型服务区等,还规划了非物质文化展演区、历史名人区、海洋文化区、关帝文化保护拓展区。在此,可观看非物质文化遗产东山歌册、南音、铁枝木偶等精彩表演,可了解戚继光、郑成功、施琅、黄道周等名人在东山的感人故事,可欣赏东山陆桥文化、贝雕、海柳雕、红珊瑚等海洋工艺美术,还可一睹集石雕、金木雕、剪瓷雕等传统工艺于一体的关帝庙风采。穿行其间,犹如走进“重现历史、感受自然、体验文化”的时空隧道。 (了解更多) 滨海木栈道

最后编辑:听风看雨 于 2019-01-10 15:07:27

关键字